close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於1895年由微生物學家Van Ermengem 於比利時發現

Prof. Emile Pierre van Ermengem 

肉毒桿菌是種毒性強烈的細菌,其分泌的肉毒桿菌素可能會引起肉毒桿菌症(Botulism),產生肌肉無力甚至引發呼吸肌肉麻痺進而死亡.其毒性強大也被列為世界上最毒的天然物質之一

1920年代,美國醫學博士Herman Sommer成功將具有毒性的肉毒桿菌粹練淨化成為肉毒桿菌素(BotulinumToxin Type A),也就是我們現在普遍使用於醫療的肉毒桿菌素的原形.此時肉毒桿菌也因菌種不同而分為A、B、Ca、Cb、D、E、F、G八型,A型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菌種,稀釋過後便能普遍於醫療行為上使用

1979年, 醫生利用它可以鬆弛肌肉的特性治療斜視病人眼睛內痙攣縮短的肌肉,自此便越漸廣泛運用於醫學治療上

1988年,在治療病患眼部痙癴時意外發現,肉毒桿菌素能夠有效消除皺紋,從此成為醫學美容界寵兒,更讓眾多好萊烏明星趨之若鶩!


治療原理
    皺紋或是大塊肌肉因為長時間過度使用該處的肌肉,使得肌肉過度活躍
    肉毒桿菌可以與眾多微小神經末梢結合,使肌肉暫時麻痹,
壓抑肌肉收縮,達到消除肌肉痙攣


運用於醫學上的治療項目:

肌張力異常疾病   眼瞼痙攣症   頸肌張力異常症   喉肌痙攣症   嘴及下頷肌張力異常症  職業性痙攣症  肢體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異常性顫抖   非肌張力異常性過度收縮   背痛  括約肌性排尿障礙   下頷緊閉磨牙症 運動傷害   口吃    抽搐症   下顎關節病變之肌肉痙攣
 
美容應用
:   抬頭紋  眉心紋  魚尾紋  脖紋  小腿肌

胃腸科應用
食道擴張症  排便障礙   咽部肌痙攣症  下食道症括約肌痙攣症   直腸痙攣症

眼皮痙攣症
半面臉部痙攣症   一般性眼皮跳

肌肉強直性痙攣
:   中風後遺症  腦性麻痺   頭部外傷後遺症  脊髓傷害或病變後遺症局部性:在施打部位有腫、疼、水腫、泛紅、起疹子、瘀血、疼痛、頭痛等,或在該部位有短暫的麻痺。局部性的反應雖少見,但難免會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styoung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